AI、IoT、超自動化、民主化科技加速落地

經過一年疫情衝擊,企業與社會對科技的依賴程度達到新高。許多原本還在概念驗證(POC)階段的技術,被迫快速商用化,尤其是 人工智慧(AI)物聯網(IoT)超自動化(Hyperautomation)民主化科技(Democratization of Technology)。這一年,科技不再只是提升效率的工具,而是企業與政府維持運轉的核心生命線。


1. AI:從輔助工具變成決策中樞

疫情期間,AI 不只是做影像辨識或聊天機器人,而是滲透到決策與運營核心:

  • 醫療 AI:快速篩檢影像、協助藥物研發(如利用 AI 蛋白質摺疊分析)。
  • 零售與供應鏈:AI 預測需求波動、動態調整庫存與配送。
  • 客服與流程自動化:大量企業用 AI 聊天機器人處理暴增的線上查詢。

落地關鍵:雲端運算成本下降、模型即服務(Model-as-a-Service)平台成熟,讓 AI 成本更易負擔。


2. IoT:從連網設備到實時數據神經系統

IoT 裝置在 2020 年的落地速度超乎預期,因為它們能在「無人接觸」的場景下維持資訊流:

  • 智慧工廠:感測器即時監測設備狀態,結合邊緣運算降低延遲。
  • 物流與冷鏈:追蹤運輸中疫苗、食品的溫度與位置。
  • 智慧城市:人流監測、空氣品質偵測與公共安全管理。

落地關鍵:5G 試商用與 LPWAN(低功耗廣域網)技術成熟,解決了連接密度與功耗問題。


3. 超自動化:從任務自動化到流程自主化

超自動化不只是 RPA(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)的延伸,而是結合 AI、機器學習、流程挖掘(Process Mining),讓系統能主動尋找並優化可自動化的環節:

  • 銀行在貸款審核中用 AI + RPA 同步處理申請,減少人工審批時間。
  • 製造業用超自動化系統自動調整生產排程,應對供應鏈變化。

落地關鍵:疫情迫使企業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保持運營效率。


4. 民主化科技:專業能力的全民化

民主化科技指的是 透過低程式碼/無程式碼平台、AutoML、即插即用 AI 工具,讓非專業人士也能完成高階技術工作:

  • 市場營銷人員可用 AI 平台自動生成廣告文案與設計圖。
  • 業務分析師可用 AutoML 建立預測模型,而不需懂機器學習原理。
  • 教師可用互動課程生成工具製作線上教材。

落地關鍵:疫情期間,缺乏 IT 人力的部門必須自己解決問題,推動了工具的快速普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