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速衝刺:單晶片光纖下載速 44.2Tbps

2020 年 5 月,澳洲莫納什大學(Monash University)、斯威本科技大學(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)與 RMIT 大學的研究團隊宣布,他們成功使用 單晶片光學微梳(Optical Microcomb) 技術,在現場條件下實現 44.2 Tbps 的光纖傳輸速度。這個速率相當於 同時下載 1,000 部高清電影僅需約一秒鐘,刷新了單晶片光纖傳輸的世界紀錄。


1. 技術突破:光學微梳(Optical Microcomb)

傳統光纖傳輸依賴多通道波分複用(WDM)來提升速率,但需要大量獨立雷射器。研究團隊採用的 光學微梳 技術,能在單個微型晶片上產生數百條等間距且穩定的光頻,取代多顆雷射器,顯著降低系統複雜度與成本。
這不只是實驗室測試,而是在現有光纖網路環境中完成,意味著它更接近商業化落地。


2. 實際意義:骨幹網路容量的大躍升

44.2 Tbps 的速率對一般用戶而言可能過於誇張,但對骨幹網路與資料中心來說,這是一次質的飛躍:

  • 雲端服務:能處理更高並發的資料請求與影像串流。
  • 科研與大數據:天文觀測、基因運算等高吞吐應用受益巨大。
  • 5G/6G 基礎設施:為低延遲與超大頻寬的應用提供傳輸底座。

3. 從實驗到商業化的挑戰

雖然技術本身已經證明可行,但要進入大規模部署仍需解決:

  • 量產與成本:光學微梳晶片的製造良率與價格需降低到可接受水準。
  • 現網整合:與現有光纖基礎設施的相容性與升級成本。
  • 功耗與穩定性:在長時間運行下保持訊號品質。

趨勢觀察
這項突破意味著,光纖傳輸的極限還遠未到來。從 2020 年往後,骨幹網路的速率提升,將直接推動 超高清影音、雲端遊戲、分散式 AI 訓練 等應用的發展。而對普通用戶而言,雖然不會立刻用上 44.2 Tbps,但這背後的技術會逐漸滲透到家用寬頻與行動網路,讓「網速焦慮」成為過去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