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自動化(Hyperautomation)成為企業常態

「超自動化」已不再是科技趨勢報告上的新名詞,而是企業數位營運的標配。疫情在 2020 年已迫使組織加快數位轉型,進入 2021 年後,企業更意識到——在不確定性時代,「凡可自動化,必自動化」 不只是節省成本的選項,而是保持韌性與競爭力的必要條件。


1. 從任務自動化到流程自動化

在 2019–2020 年,許多企業的自動化集中在 單一任務 層級,例如用 RPA(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)替代人工資料輸入。
但 2021 年的超自動化已經走向 流程級自動化,將:

  • RPA
  • AI / 機器學習
  • 流程挖掘(Process Mining)
  • 業務規則引擎(BRE)
    整合在同一框架中,讓系統能自我識別瓶頸並提出優化建議。

2. 典型應用場景

  • 銀行與金融業:自動化貸款審批、合規檢查、詐欺偵測。
  • 零售與電商:庫存補貨與物流調度的即時化。
  • 製造業:智慧排程、設備預測性維護、品質檢測自動化。
  • 政府與公共服務:行政文件處理、社會補助申請審批。

3. 為什麼是 2021 年的關鍵詞?

  1. 疫情後的人力不穩定 → 需要減少對現場人力的依賴。
  2. 遠距與混合辦公 → 自動化流程降低人工交接風險。
  3. 雲端與 API 經濟成熟 → 不同系統間更容易整合數據與流程。
  4. AI 工程落地 → AI 不再只是輔助,而是流程決策的一部分。

4. 挑戰與風險

  • 自動化孤島化:若不同部門各自建立自動化流程,反而造成管理複雜化。
  • 技能落差:需要懂業務又懂自動化平台的跨界人才。
  • 變革阻力:員工對自動化取代工作的焦慮,可能影響推動速度。